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的建设 > 党群活动
                              党史百人百事第四十七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杨殷
                              来源:新乡平原国资综合部     发布日期:2021-07-19    浏览次数:526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7年7月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人们期待着邓小平的复出能给中国带来新的变化。而此时的邓小平和他的战友们则冷静地思考和寻找着拨乱反正的突破口。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新华社向全国转发。随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这篇5000多字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全国性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关键时刻,邓小平给予及时而有力的支持。

                              1626662596339059.jpg

                              1978年11月,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11月12日,一向话语不多的陈云在东北组讨论时,提出了会议原定议题之外的一件大事。他说:干部和群众对党内是否能安定团结有顾虑;有些影响大或者涉及面很广的问题,需要由中央考虑和作出决定。

                              陈云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代表们的意见像冲破闸门的潮水,喷涌而出。

                              这三张16开的白纸上是邓小平亲笔写下的讲话提纲,在邓小平的工作习惯中,写这样长的提纲非常少见。仅此一点,足以看出这次讲话在邓小平心中的分量。根据这份提纲,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做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1626662623684676.jpg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的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重新按下了“快进键”。

                              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不久就是1979年元旦。这一天,邓小平作为年度风云人物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评论称,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幕拉开,邓小平理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转折点而载入光辉史册。

                               

                              杨殷

                              bd3eb13533fa828b0fa15549f71f4134960a5a9e.jpg

                              杨殷(1892年8月-1929年8月30日),男,汉族,名典乐、夔礼,字孟揆,化名吕云峰。广东省香山县人

                              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回国后,在广东从事工人运动,并根据国共合作的需要任国民党广州市第四区分部执委兼秘书。1924年春,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到粤汉、广九、广三铁路从事工人运动。他深入铁路工人中,相继在这几条铁路工人中建立了总工会和党的基层组织,使广东铁路工人逐渐成为一支坚强的革命力量。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杨殷利用在广州、香港的社会关系,深入工会和工人群众中做组织发动工作。省港大罢工爆发后,杨殷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带领部分罢工工人从香港回到广州,为省港大罢工坚持斗争达一年零四个月,最终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626662696473247.jpg

                              1926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负责总指挥部参谋团的工作,并在一线指挥战斗,曾率领敢死队攻下了当时敌人重要据点广州市公安局。

                              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告密,杨殷与彭湃等一批共产党人在上海被捕。国民党军警察特务对他们软硬兼施,企图迫使他们屈服,从他们口中得到党的核心机密。他与彭湃等经受住了敌人的百般拷打与折磨,保持了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q_70,c_zoom,w_640_images_20180713_38c453870d2c43468f0717c75a8b6c81.jp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他们知道敌人不会放过他们,在给党中央的信中说:“我们已共同决定临死时的宣说词了。我们未死的那一秒以前,我们努力做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警士宣传,向狱内群众宣传。”表现了共产党员至死不渝的理想信念。8月30日,杨殷与彭湃等被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

                               


                              久久不一样的黄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