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风运动
1942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的整顿党的作风的运动,由准备阶段进入普遍整风阶段。
中共认为,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党中央领导克服了“左”倾和右倾的机会主义错误,但错误的思想根源还没有来得及彻底清除,那种曾盛行党内的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济神圣化的错误,仍然束缚着某些人的思想。同时,抗战以后,又有大批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加入共产党,他们既有革命积极性,也给党内带来许多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因此,党内还存在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另外,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环境相对稳定,具备了进行整风运动的客观条件。
针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1941年5月, 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1942年2月, 又作了《整顿党的作用》、《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毛主席指出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自此,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开始。其具体方法是:在学习文件的基础上,检查自己的工作、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错误产生的根源及克服错误的方法。党的高级干部还着重学习并讨论了党史。
延安整风运动的影响?
这次整风,清算了党内“左”“右”倾错误的思想根源,特别是清算了王明教条主义影响,提高了全党马列主义水平,在全党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使全党思想达到空前的统一,从而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做出了重大贡献。
成本华
成本华(1914—1938),女,安徽省和县人。
1937年,侵华日军来到了成本华居住的乡镇附近,当地抗日组织迅速组织武力志在重创日军。成本华与她的丈夫接到命令之后,拿起武器便走到了队伍的第一列,在战斗之中,抗日组织成功击杀日军200余人,但是成本华的丈夫却在此次战斗中英勇就义了。
当地领导准备将成本华撤出一线队伍,以此来照顾她的亡夫之痛。但被成本华拒绝了,她始终坚守在抗日的第一线,凭借着对当地地形十分熟悉的优势带领着小分队与日军打起了游击。刚开始收获的效果甚好,但是随着日军攻势的一步步迅猛,游击队收获的成果甚微,在一次游击战中,成本华被日军的军队所捕获。
日本人进城
成本华被捕后,日军得知她是游击队的队长并且熟知方圆数公里的地形地势,想从成本华的嘴中得知我军在和县的军事分布。从开始的许以高官的承诺到后来严刑逼供,纵然面对日军惨无人道的逼供,成本华依然不卑不亢,没有透露出我军丝毫军力分布的情况。
面对如此难缠的成本华,日军更是想出更为卑鄙的计策,让全军集体凌辱她,想通过摧毁其信念从而让其开口。但是这些对成本华来说丝毫没有作用。面对和县易守难攻的局势,日军屡次吃瘪,放弃了攻打的想法。在准备撤退的时候,日寇又露出了虎狼之色,再次侮辱了她。
日军知道成本华想要保护那些无辜的民众,向她发下誓言:如果说出和县的军力分布,那这些无辜百姓将免于惨死。
成本华思考再三,决定与那些民众一同慷慨赴死,牺牲小我保全大我,当无辜的百姓一个个惨死在成本华面前时,她落泪了。直至行刑最后轮到了她,这时成本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仿佛庆幸自己终于可以解脱了,面对之前惨死的战友,她终于能去跟他们团聚了。就这样成本华仰天长叹,面露微笑,躺在了血泊之中。时年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