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
1949年1月4日,驻在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的一支部队奉命北上到日寇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到达茂林一带时,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包围袭击。因寡不敌众,除突围两千多人外,三千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余被俘。蒋介石随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下令向新四军其他部队进攻。这个严重事件,震惊中外,史称“皖南事变”。
民众抗议
皖南事变是蒋介石一手策划并蓄谋已久的。1940年1019日,国民党政府发出电报诬蔑我军不服从国民党中央政府命令、自由扩充军队等等,强令我华中以及长江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以内撤到黄河以北地区。同年十一月九日,我党中央给何、白复电,驳斥了国民党政府的造谣诬蔑,揭露了他们为投降日寇扫清道路而策动的反共高潮,同时表示为了顾全大局、坚持团结抗日,可以把皖南的防队全部北调,华中的部队则不能退让。国民党想借日本屠刀消灭我军,用电台日夜广播我军要北上抗日的消息把我军行动机密公开告诉日寇,日军立即封锁长江,把所有大小渡口的船只全部烧毁。
皖南事变中的新四军
1941年1月4日黄昏,皖南新四军各部队从原地出发经2日到达茂林一带,遇到敌五十二师、四十师的拦击。1月7日,我军到达旌德以北的星潭地区,被国民党部队阻住。叶挺军长决心强攻星潭,杀开一条血路继续前进。但可惜这个意见未被采纳,贻误了战机,被迫循原路返回丕岭以西。
1月8日,蒋军上官云相命令所部向我军发动总攻。敌人凭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器,疯狂冲锋。1月20日晚,叶挺军长在石井坑亲自组织突围。新三团的一支突围部队一直冲进敌一四四师司令部,捣毁了师指挥所。上官云相得悉一四四师防线被我军突破后。一月十三日晚,敌向石井境再次四面发起总攻。我军分两路突围。经过激战,终因敌众我寡,突围未成。同日下午四时,叮挺军长与蒋军谈判中被捕。项英、周子昆同志 被叛徒杀害。袁国平同志在突围中战死。
被俘获的新四军
皖南事变震惊中外。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声讨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摧残抗日力量、破坏统一战线的滔天罪行。一月二十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并把华中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七个师。新四军成为华东战场上转战大江南北,抗击日寇的决定力量。
皖南事变后国共合作为何依然得以延续?
由于国共双方在皖南事变善后处理中都比较冷静,终于缓解了国共关系的严重危机,使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继续维持一致抗日。皖南事变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一个关节点。由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政策没有根本改变,由于国共两党坚持抗日的政策没有根本改变,“一个民族敌人深入国土这一事实,起着决定一切的作用”,这就是皖南事变发生后国共合作没有彻底破裂的根本原因。
刘胡兰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女,原名刘富兰,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推翻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5岁英勇就义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
毛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