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100年大事記
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歷史都是從中共一大開啟的,回溯中共一大召開期間的經過,并沒有那么的順利。1921年7月23日晚8點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李漢俊的哥哥李書城的家里召開.
出席大會的代表共有12名,他們是: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小組的陳公博,旅日小組的周佛海。他們代表著當時全國50多名黨員,除此之外,參加會議的還有武漢小組的包惠僧(他是在廣州與陳獨秀商談工作期間,受陳獨秀個人委派參加會議的)、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可洛夫。由于會議在召開過程中遭到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的干擾和跟蹤,大家只能不停的改變開會地點,7月23日在法租界李書城家里的會議代表們擬定會議議程、制定黨的綱領和實際工作計劃,選舉黨的領導機構,7月30日會議被密探發現并闖入,當晚代表們商量,決定更改會議地點。
南湖紅船
恰好李達的夫人是浙江嘉興人,因此代表們商量決定將會議地點改為離上海較近的嘉興南湖,在嘉興南湖上的會議通過了《黨綱》、黨的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黨的性質是工人階級先鋒隊,并確定了全黨的領導機構,陳獨秀是中央書記,張國燾為組織主任,李達為宣傳主任。
至此、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結束,也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猶如一輪紅日在東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對中國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可能會有人疑問,中共一大是7月23日召開,為什么建黨日是7月1日,通過閱讀上邊的文字,大家可以知道中共一大的召開并沒有那么順利,期間經歷了千辛萬難,會議的機密性以及期間倉促的轉移,導致會議的第一手紙質記錄沒有那么豐富,由于時間過去的太久和會議記錄資料不足,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成果,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而中共一大的閉幕時間在2018年6月,在建黨97周年到來之際,時任嘉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祝亞偉在由光明日報社、浙江省委宣傳部、嘉興市委主辦的紅船論壇上,正式發布《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研究》重大課題成果——確認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時間即中共一大閉幕時間為1921年8月3日。其實不論是7月1日還是7月23日,對于全體中國共產黨人和所有中國共產黨人而言值得思考和牢記的并不是某個具體的日子,而是向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span>
100位共產黨人的故事
王盡美-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王盡美,原名王瑞俊,字灼齋,1898年6月14日出生在山東莒縣大北杏村(現屬諸城市)的一個佃農家庭。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山東黨組織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黨的創建和早期革命活動中,做出了卓越貢獻。
他自幼聰穎好學,曾給地主家陪讀,后于枳溝鎮高小畢業,在家務農多年。農暇刻苦自學,酷愛進步書刊,關心國家大事,較早萌發了民主主義思想與救國救民的志向。
1919年,“五四"運動的風潮波及全國,身在濟南的王盡美,積極聯絡學生建立愛國反日組織,帶領同學參加集會、游行,開展宣傳活動。號召各界民眾誓死力爭、奮起救國。暑假期間,他回到家鄉,私下運用親友、師友關系作為聯絡橋梁,發動各個學校的活躍分子,聯絡組織了各界救國聯合會,組織印發傳單,限期禁絕 日貨,禁運內地物資出口資助敵人。
1920年秋, 他與鄧思銘等發起組織"勵新學會”,創辦《勵新》半月刊,積極研究宣傳新思想、新文化。
1921年,在李大釗的秘密幫助和指導下,王盡美、鄧恩銘等人在濟南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在齊魯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并作為代表參與中共一大會議。
列寧接見王盡美、鄧恩銘
1922年,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指派張國燾、王盡美、鄧銘恩等參加。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后王盡美被留在中共中央機關,專做職工運動工作,參與制定《中國勞動法大綱》,隨后王盡美被秘密派往山海關開展工人運動。10月,王盡美發起成立了秦皇島礦務局工友俱樂部,至此,山海關和秦皇島的工人在王盡美的領導下組織起來,為京奉鐵路工人運動的高潮,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王盡美同工人俱樂部成員一起,帶領著1100多名工人,沖上了山海關車站西面的鐵路。工作在終日的奔波中,王盡美積勞成疾感染了肺結核病,他以帶病之身,奔走于濟南、北京、上海、廣州等地。
1925年8月19日,王盡美病逝于青島,時年27歲。